怎么,这里提到的祝祷词难道不就是赞颂时节的祝祷词,以此来支持约哈南拉比的观点吗?《塔木德》否定了这种可能性:不是的,这里的祝祷词指的是餐后感恩祷告和阿米达祷告,在这些祷告中提及的是圣会节,而不是住棚节。因此,并不存在能支持约哈南拉比所说的要在圣会节(住棚节第八天)念诵赞颂时节祝祷词这一观点的依据。

《塔木德》说:同样,这样来理解这部巴拉塔也是合理的,因为如果你们认为这部巴拉塔所指的是赞颂时节的祝祷词,难道住棚节的七天里每天都要念诵这一祝祷词吗?实际上人们只在第一天念诵它呀。《塔木德》回应说:这并不难理解,而且这也不能证明巴拉塔所指的不是赞颂时节的祝祷词,因为巴拉塔的意思可能是,如果一个人今天,也就是第一天,没有念诵这一祝祷词,那他可以在节日的第二天或者其他日子念诵。在那种情况下,赞颂时节的祝祷词在七天里的任何一天都是可以念诵的。

《塔木德》问道:如果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求对着一杯酒来念诵赞颂时节的祝祷词,而在节日中间的日子里并非每个人都能有酒,那怎么能在住棚节的每一天都念诵这一祝祷词呢?鉴于《塔木德》并没有考虑这一因素,我们能否说这部巴拉塔支持了拉夫·纳赫曼的观点呢?因为拉夫·纳赫曼说:即便在集市上,没有酒的时候也可以念诵赞颂时节的祝祷词,因为如果你们说我们需要一杯酒才能念诵这一祝祷词,难道在节日中间的日子里每天都能有酒让人可以念诵这一祝祷词吗?《塔木德》否定了这一证据:也许巴拉塔所指的是刚好有一杯酒可供使用的情况。巴拉塔描述的并非是念诵祝祷词的首选方式,而仅仅是一种可能性。

《塔木德》问道:拉比·犹大真的认为在圣会节结束时需要在耶路撒冷过夜吗?但在一部巴拉塔中不是这样教导的吗,拉比·犹大说:从哪里可以推导出第二次逾越节(为那些在第一次逾越节时因不洁而无法献祭逾越节羔羊的人所设的)结束时不需要在耶路撒冷过夜呢?正如关于第一次逾越节有这样的记载:“次日早晨,你们要回营去。”(《申命记》16:7),紧接着又写道:“六日要吃无酵饼。”(《申命记》16:8)。拉比·犹大从这两节经文的并列中推导出以下结论:需要遵守后续六天相关规定的(情况),就需要在耶路撒冷过夜;不需要遵守后续六天相关规定的(情况),就不需要在耶路撒冷过夜。这种并列是要排除什么呢?难道不是要排除节日的第八天吗,因为它之后并没有要遵守六天规定的情况呀。《塔木德》否定了这种说法:不是的,它是要排除第二次逾越节,第二次逾越节在祭献方面与第一次逾越节相似,并且它教导我们,由于它之后没有要遵守六天规定的情况,所以就没有在耶路撒冷过夜的义务。

《塔木德》说:同样,认为拉比·犹大排除的是第二次逾越节这种说法也是合理的,正如我们在一部密西拿中所学的:初熟的果实需要献上平安祭,需要利未人唱与之相应的独特歌曲,需要进行挥动(仪式),并且需要在耶路撒冷过夜。你们听说过谁说初熟的果实需要进行挥动(仪式)呢?是拉比·犹大,而且这部密西拿说初熟的果实需要在耶路撒冷过夜。显然,拉比·犹大只是把第二次逾越节排除在需要在耶路撒冷过夜这一要求之外。

拉比·犹大认为初熟的果实需要进行挥动(仪式),正如在一部巴拉塔中所教导的:拉比·犹大说,关于初熟的果实有这样的记载:“你要将它(初熟的果实)放在耶和华你神面前。”(《申命记》26:10),这里指的是在祭坛前挥动装着初熟果实的篮子。你们是说这里指的是挥动(仪式)呢,还是说只是指把它放在祭坛旁边呢?当《托拉》说:“祭司就要从你手里取过筐子来,放在耶和华你神的坛前。”(《申命记》26:4),放置(这一动作)已经提到了。那么,我该如何确定“你要将它放在”这句经文的意思呢?它指的就是挥动(仪式)。

《塔木德》问道:或许那部要求在把初熟的果实带到耶路撒冷时要在那里过夜的巴拉塔,并不符合拉比·犹大的观点呢。而是符合拉比·以利以谢·本·雅各的观点,他也认为初熟的果实需要进行挥动(仪式)。正如在一部巴拉塔中所教导的,经文写道:“祭司就要从你手里取过筐子来。”(《申命记》26:4),这教导我们初熟的果实需要进行挥动(仪式)。这是拉比·以利以谢·本·雅各的说法。

《塔木德》问道:拉比·以利以谢·本·雅各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呢?他是如何从这句经文推导出初熟的果实需要进行挥动(仪式)的呢?《塔木德》回答说:这是通过关于初熟的果实所写的“手”这个词与关于平安祭所写的“手”这个词进行的词意类比推导出来的。在这里,关于初熟的果实,经文写道:“祭司就要从你手里取过筐子来。”在那里,关于平安祭,经文写道:“他亲手献给耶和华的火祭,就是脂油和胸,要带来,好把胸在耶和华面前作摇祭。”(《利未记》7:30)。此外,通过词意类比还可以推导出,正如在这里,关于初熟的果实,是由祭司来进行挥动(仪式),同样,关于平安祭,也是由祭司来进行挥动(仪式)。并且正如在那里,关于平安祭,是由物主来进行挥动(仪式),同样在这里,关于初熟的果实,也是由物主来进行挥动(仪式)。怎么会这样呢?祭司和物主怎么都能进行挥动(仪式)呢?物主把手放在平安祭或初熟的果实下面,祭司把手放在物主的手下面,然后和他一起挥动。不管怎样,拉比·以利以谢·本·雅各认为初熟的果实需要进行挥动(仪式)。因此,有可能这部巴拉塔所表述的是符合拉比·以利以谢·本·雅各的观点的,关于拉比·犹大的观点也就无法引述确凿的证据了。

关于赞颂时节的祝祷词,得出了怎样的律法结论呢?拉夫·纳赫曼说:要在住棚节的第八天念诵赞颂时节的祝祷词。而拉夫·舍舍特说:不在住棚节的第八天念诵赞颂时节的祝祷词。《塔木德》总结说:律法规定要在住棚节的第八天念诵赞颂时节的祝祷词。《塔木德》指出:有一部巴拉塔的教导与拉夫·纳赫曼的观点相符,其中提到第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