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大·哈纳西拉比说:日常午后祭献是从日常晨祭推导而来的。“那一只羊羔”这一表述,指的是日常晨祭的羊羔,日常午后祭献就是据此推导出来的。《革马拉》问道:诚然,按照拉比们的观点,他们认为基于前文的经文,这节经文是关于日常午后祭献所写的,所以他们能够解释说日常晨祭是从日常午后祭献推导而来的。然而,犹大·哈纳西拉比认为午后祭献是从晨祭推导而来,他这种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呢?巴尔·乌拉拉比说,经文提到“为那一只羊羔”。前面提到“一只”所指的是哪只羊羔呢?你必须说:那就是日常晨祭的羊羔(见《出埃及记》29:39)。而按照拉比们的观点,“一只”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是在其羊群中出众的那只特别的羊羔。用作日常祭献的羊羔应当是品质最优的。那犹大·哈纳西拉比是从哪里推导出这一原则的呢?《革马拉》回答说,在他看来,这一原则是从以下所写的内容推导出来的:“你许愿献的一切上好的祭物”(《申命记》12:11)。人有义务献上品质最优的牲畜来还愿。那拉比们是如何解释这节经文的呢?他们解释说,一节经文说的是献上品质最优的牲畜作为必须履行的祭献的要求,另一节经文说的是献上品质最优的牲畜作为自愿奉献的祭献的要求。这两节经文都是必要的,否则就不清楚这一要求同时适用于两者了。一方面,人们可能会认为只有对于必须履行的祭献才必须献上品质最优的牲畜。另一方面,人们可能会认为只有对于自愿奉献的祭献才必须献上品质最优的牲畜,因为如果不是品质最优的,那还不如根本就不献呢。 § 《密西拿》接着说:如果大祭司年事已高或者身体娇弱,他们会在赎罪日前夕为他烧热水,然后把热水放到沐浴池的冷水中,以便调和水温。《巴拉塔》中教导说,犹大拉比说:他们会在赎罪日前夕烧热铁块,然后把铁块投到沐浴池的冷水中来调和水温。《革马拉》问道:但是这样做的话,他不是使铁块变硬了吗,而这在赎罪日可是被禁止的劳作呀。贝瓦伊拉比说:铁块的温度没有达到使其变硬的程度。阿巴耶说:即便你说铁块的温度达到了变硬的程度,铁块在放入水中时变硬这一情况属于无意之举,是被允许的。他的意图是调和水的温度,而不是使铁块变硬。阿巴耶真的说过无意之举是被允许的吗?但《巴拉塔》中不是这样教导的吗,经文说:“第八天,要给婴孩行割礼”(《利未记》12:3),由此可以推导出,即使那里有麻风病的白斑,人也可以割去包皮给婴孩行割礼。即便《托拉》禁止割除麻风病的白斑,他也可以这样做。这是约西亚拉比的说法。我们曾讨论过这件事:为什么需要一节经文来允许这样做呢?他的意图又不是割除麻风病,而是履行割礼的诫命呀。阿巴耶说:约西亚拉比的说法是符合犹大拉比的观点的,犹大拉比说实施无意之举是被禁止的。因此,在那种情况下就需要一节特别的经文来允许进行割礼。显然,阿巴耶认为犹大拉比甚至禁止无意之举。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他又解释说犹大拉比允许把铁块放入水中,只要其意图不是使铁块变硬呢?《革马拉》回答说:当阿巴耶说犹大拉比禁止无意之举时,那只适用于整部《托拉》中明确规定的《托拉》律法所禁止的行为。然而,在这里,铁块变硬并非《托拉》律法所禁止的劳作,而是拉比律法所禁止的,这是一项旨在强化安息日作为休息日性质的法令。犹大拉比承认,无意实施拉比律法所禁止的事项是被允许的。 《密西拿》:他们把大祭司带到帕尔瓦厅进行第二次沐浴,帕尔瓦厅位于圣殿庭院这一神圣区域内。他们在他和众人之间铺上一块细亚麻布以维护体面。然后他洁净自己的双手和双脚,并脱下祭服。迈尔拉比说,顺序是这样的:他先脱下祭服,然后洁净自己的双手和双脚。他下到沐浴池进行第二次沐浴。他上来后擦干身体。然后他们马上把白色祭服拿给他,他穿上祭服,并洁净自己的双手和双脚。早晨,他会穿上产自埃及培琉喜阿姆城的亚麻祭服,价值十二玛纳,也就是一千二百第纳尔或祖兹。这些祭服因其高品质而非常昂贵。到了下午,他会穿上产自印度的亚麻祭服,价格稍便宜些,价值八百祖兹。这是迈尔拉比的说法。而拉比们说:早晨他会穿上价值十八玛纳的祭服,下午则穿上价值十二玛纳的祭服。这些祭服总共价值三十玛纳。购置这些祭服的费用来自社群,如果大祭司想要自己添钱去购买更精美的祭服,他可以自己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