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十肘正对着圣所的入口。入口以北有十一肘,入口以南也有十一肘。由此可见,祭坛与圣所及其墙壁正好相对。按照这种观点,由于祭坛与圣所入口直接相对,它就挡住了入口。以色列人院的地面比东门的门槛高出十三点五肘。再加上祭坛的高度为九肘,结果就是祭坛顶部比大门的门槛高出二十二点五肘,这样就无法透过圣殿山的东门看到圣所的入口了。因此,有必要把东墙建矮一些,以便站在橄榄山上的祭司能够看到圣所的入口。 要是你认为《米德多特》篇中的这些《密西拿》是符合拉比犹大的观点,那你在《米德多特》篇里能发现祭坛是位于庭院中间的吗?但我们不是在那里的一则《密西拿》中学到:整个庭院的尺寸是长一百八十七肘,宽一百三十五肘。那则《密西拿》详细说明了:庭院从东到西的长度是一百八十七肘,划分如下:以色列人通行的区域,也就是以色列人院,长十一肘。祭司行走及履行职责的通行区域长十一肘,祭坛本身长三十二肘。门廊与祭坛之间有二十二肘,圣所长一百肘。在圣所西端的约柜顶盖所在的至圣所后面,还有额外的十一肘空间。 《革马拉》给出了圣殿从南到北的宽度尺寸,总共是一百三十五肘。坡道和祭坛加起来共六十二肘。坡道和祭坛各自长三十二肘,不过祭坛上部的两肘包含在环绕祭坛的基座和壁架之中了。从祭坛到位于祭坛北面用于套牲畜(以便宰杀)的环那里有八肘。环所在区域本身宽二十四肘,从环到清洗牲畜的桌子那里还有另外四肘。从桌子到悬挂牲畜以便剥皮的柱子那里又有另外四肘。从柱子到庭院的围墙有八肘。到这里总计是一百一十肘。剩下的二十五肘是在坡道和南墙之间,还有柱子本身所占的区域,这部分没有包含在上述统计之中。这样加起来总共就是一百三十五肘。 要是你认为《米德多特》篇中的这些《密西拿》是符合拉比犹大的观点,那你能发现祭坛是位于庭院中间的吗?祭坛大部分是位于庭院的南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