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相反,“tohoro”的意思是指祭坛本身的顶部,正如经上所写:“如天一般明净(latohar)”(《出埃及记》24:10)。“tohoro”指的是香坛的灰烬被清除后,纯净的黄金显露出来时祭坛的顶部。 《革马拉》回到拉比西蒙·伊什·哈米茨帕的观点上:他说先按照燔祭的程序洒血,然后再按照赎罪祭所用的程序洒血,这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让我们先按照赎罪祭所用的程序洒血,然后再按照燔祭所用的程序洒血呀。《革马拉》回答说:由于每日祭品是燔祭,所以燔祭的程序优先,之后才是赎罪祭的程序。 《革马拉》问道:他说先在祭坛的东北角洒血,然后再在西南角洒血,这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让他先在东南角洒血,然后再在西北角洒血呀。贤哲们说:这是因为燔祭的血需要洒在有基座的那一侧祭坛上,正如经上所述:“在燔祭的坛的根基上”(《利未记》4:18),而东南角是没有基座的。因此,洒血是在有部分祭坛基座的东北角进行的。 《革马拉》问道:他说先在祭坛的东北角洒血,然后再在西南角洒血,这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让他先在西南角洒血,然后再在东北角洒血呀。《革马拉》回答说,这是因为夫子曾说过:所有的转身都只能向右转。当祭司站在祭坛南侧进行某些献祭时,他会转向东边,那是他的右侧。由于要献祭的牲畜是在祭坛北面宰杀的,所以他首先在最先遇到的那个角洒血。 《革马拉》问道:从哪里能得出仁慈的主说要按照赎罪祭的程序来进行燔祭这一结论呢?或许仁慈的主说的是要按照燔祭的程序来进行新月节的赎罪祭呀。《革马拉》回应说:你可不能这么想,因为经上写着:“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奠祭以外”(《民数记》28:15)。仁慈的主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是把赎罪祭的相关事项加诸于燔祭之上,也就是把赎罪祭的程序应用到燔祭的献祭中。 § 正如上述矛盾是通过将不同的资料来源归属于不同的坦拿来解决的那样,《革马拉》又引述了另一个有类似解决办法的矛盾之处。我们在一则《密西拿》中学到:那位被任命的人,也就是副大祭司,对其他祭司说:出去,从羊羔室牵一只羊羔来,羊羔室是存放经过检查且没有瑕疵、等待献祭的羊羔的地方。那则《密西拿》接着说:羊羔室位于圣殿庭院中炉堂厅的西北角。在那个厅里有四个房间。一个是羊羔室,一个是印章室。在圣殿里,印章是作为收据发给那些为献祭牲畜付款的人的。然后这人把印章出示给圣殿的官员,官员就会给他提供一头牲畜。还有一个是炉堂厅室,另一个是准备陈设饼的房间。 而《革马拉》从《米德多特》篇的一则《密西拿》中引出了一个矛盾之处:有四个房间朝着炉堂厅开着,就像朝着中央大厅(teraklin)开着的小型半开放式房间(kitoniyyot)一样。这些房间中有两个位于圣殿庭院的圣地范围内,另外两个房间位于圣殿山的非圣地范围内。炉堂厅里的木桩(pispasin)顶端把圣地范围和非圣地范围分隔开来,好让两个区域里的人们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需要遵守怎样的行为规范。这些房间有什么用途呢?西南角的房间是献祭羊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