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会在痛苦中呼号,最终从那里升上来,正如经上所记:“我要使三分之一经火,熬炼他们,如熬炼银子,试炼他们,如试炼金子。他们必求告我的名,我必应允他们”(《撒迦利亚书》13:9)。这说的是第三类人,他们需要被提炼和洁净。关于他们,哈拿说:“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阴间,也使人往上升”(《撒母耳记上》2:6)。

贝伊特·希勒尔(Beit Hillel)说:那位“满有慈爱”(《出埃及记》34:6)的神会使天平倾向慈爱这一边,这样中等之人就不必经过地狱(Gehenna)。关于他们,大卫说:“我爱耶和华,因为他听了我的声音和我的恳求”(《诗篇》116:1)。大卫还说了整段经文:“我落到卑微的地步(daloti),他救了我”(《诗篇》116:6)。尽管他们在遵行诫命方面有所欠缺(dalim),但神拯救了他们。

那些用身体犯了罪的悖逆犹太人,以及那些用身体犯了罪的世上各国的悖逆之人,都会下到地狱,在那里受审十二个月。十二个月之后,他们的身体被烧尽,灵魂被烧毁,一阵风会把他们吹散在义人脚下,正如经上所记:“你们必践踏恶人;因为他们必在你们脚下如灰”(《玛拉基书》3:21)。

但是,异端分子、告密者、叛教者(apikorsim)、否认律法的人、否认死人复活的人、背离犹太社群之道且不愿共患难的人、在活人之地散布恐惧的人,以及那些自己犯罪还致使众人犯罪的人,比如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及其同党,所有这些人都会下到地狱,在那里世世代代受审,正如经上所记:“他们必出去观看那些悖逆我的人的尸首;因为他们的虫是不死的;他们的火是不灭的;他们必成为众人所憎恶的”(《以赛亚书》66:24)。地狱会终结,但他们的惩罚却不会终结,正如经上所记:“他们的形状在阴间必渐渐消散,以致无处可住”(《诗篇》49:15);也就是说,在他们的惩罚结束之前,地狱本身就会先消逝。他们为何会受到如此严厉的惩罚呢?因为他们伸手攻击了神的居所——圣殿,以及其他一切圣物,正如经上所记:“以致无处可住(zevul)”。这里的“居所(zevul)”仅指圣殿,正如经上所记:“我已为你建造殿宇,作你的居所(zevul)”(《列王纪上》8:13)。关于他们,哈拿说:“耶和华的仇敌都必被打碎”(《撒母耳记上》2:10)。

以撒克·巴尔·阿文(Yitzḥak bar Avin)拉比说:在审判日,他们的脸会黑如锅底,满是烟灰。拉瓦(Rava)说:这其中还会包括米霍扎(Meḥoza)人中最英俊、最正直的人,因为拉瓦认为米霍扎城即使是最正直的人也是邪恶的,他们会被称作地狱之人。

上文的巴拉伊塔(baraita)中提到:贝伊特·希勒尔说:那位“满有慈爱”(《出埃及记》34:6)的神会使天平倾向慈爱这一边,这样中等之人就不必经过地狱。《革马拉》问道:但不是写着“我要使三分之一经火”(《撒迦利亚书》13:9),这岂不是暗示有第三类人会被暂时送到地狱吗?《革马拉》回答:那里经文说的是那些用身体犯了罪的悖逆犹太人。《革马拉》又问:经文能指的是那些用身体犯了罪的悖逆犹太人吗?但你不是说过他们无法改过自新吗?《革马拉》回应:他们什么时候无法改过自新呢?当除了用身体犯罪之外,他们大部分的行为都是罪过的时候。但这里,经文说的是那些一半行为是罪过、一半行为是善举的人,而且那些罪过包括悖逆犹太人用身体所犯的罪。仅仅因为他们没有受到“我要使三分之一经火”这段经文所说的情况约束是不够的。然而,如果他们的罪过和善举是均等的,并且他们没有用身体犯罪,那位“满有慈爱”的神就会使天平倾向慈爱这一边。关于他们,大卫说:“我爱耶和华,因为他听了我的声音和我的恳求”(《诗篇》116:1)。

拉瓦对这段经文作了讲道式的阐释:“我爱耶和华,因为他听了我的声音和我的恳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以色列会众在至圣者、愿他受福的面前说:宇宙的主宰啊,我什么时候知道自己是被您所爱的呢?当您听到我恳求的声音时,正如经文所说:“我落到卑微的地步(daloti),他救了我”(《诗篇》116:6)。尽管我在遵行诫命方面有所欠缺(dala),但还是应该拯救我。

《革马拉》问:那些用身体犯了罪的悖逆犹太人,指的是谁呢?拉夫(Rav)说:这说的是从不戴经匣(phylacteries)的人。《革马拉》又问:那些用身体犯了罪的世上各国的悖逆之人,指的是谁呢?拉夫说:他们是那些犯了奸淫之类的罪,即进行了违禁性行为的人。

那些在活人之地散布恐惧的人,指的是谁呢?拉夫·希斯达(Rav Hisda)说:这说的是一个社群领袖(parnas),他为了非属天的目的而对社群过度施加恐惧。

拉夫·耶胡达(Rav Yehuda)说拉夫曾讲过:任何一个为了非属天的目的而对社群过度施加恐惧的社群领袖,都会受到惩罚,而且他的儿子中不会出现任何一位托拉学者,正如经上所记:“人都惧怕他;他却看不见有智慧的人”(《约伯记》37:24)。一个让别人惧怕自己的人,不配在他的家族中有有智慧的人。

在一则巴拉伊塔中记载:贝伊特·希勒尔说:那位“满有慈爱”(《出埃及记》34:6)的神会使天平倾向慈爱这一边,这样中等之人就不必经过地狱。《革马拉》问:他是怎么做的呢?以利以谢(Eliezer)拉比说:他会压低善举这一边,使天平向其倾斜,正如经上所记:“他必再怜恤我们;他必压下我们的罪孽”(《米该雅书》7:19)。

约西·巴尔·哈宁纳(Yosei bar Hanina)拉比说:他会抬起罪过这一边,正如经上所记:“他担(noseh)罪,又赦免过犯”(《米该雅书》7:18)。

一位来自以实玛利(Yishmael)拉比学派的贤哲在一则巴拉伊塔中教导说:他会忽略每一个初次犯的罪,这就是神的慈爱属性,即神会赦免一个人的初次之罪,因此他会使天平倾向善举这一边。

拉瓦说:但是神所忽略的那个罪本身并没有完全被抹去;如果这个人的行为大部分仍然是罪过,神会把被忽略的那个罪算进去,并相应地给予惩罚。拉瓦对这句经文有不同的理解,他说:对于任何一个放弃与他人计较所受不公的人,天庭也会相应地放弃对他所有罪过的惩罚,正如经上所记:“他担(noseh)罪,又赦免过犯”(《米该雅书》7:18)。他担的是谁的罪呢?是那个放弃与他人计较所受不公的人的罪。

据传,拉夫·胡纳(Rav Huna),拉夫·耶胡达的儿子,生病了,拉夫·帕帕(Rav Pappa)到他家去询问他的病情。他看到拉夫·胡纳的情况很危急,即他快要死了。拉夫·帕帕对他的侍从们说:准备他的用品(zavdata),也就是他的寿衣。最后,拉夫·胡纳康复了。拉夫·帕帕不好意思再去见他,因为好像是他宣判了拉夫·胡纳的死亡。拉夫·胡纳的朋友们问他:你躺在生死边缘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他对他们说:是的,确实如此,我真的快要死了,但是至圣者、愿他受福的对天庭说:由于他不坚持自己的权利,即他愿意放弃应得之物,你们在审判他的时候也不应过于苛求,正如经上所记:“他担(noseh)罪,又赦免过犯”。他担的是谁的罪呢?是那个放弃与他人计较所受不公的人的罪。那句经文接着说:“他担罪,又赦免过犯,为他余下的产业”(《米该雅书》7:18)。

拉夫·阿哈·巴尔·哈宁纳(Rav Aha bar Hanina)说:这就好比有刺的肥尾巴,即好东西里面包含着坏东西。神只赦免和饶恕“为他余下的产业”的人,而不是他所有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