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息日开始的夜晚进行当日的祝祷,也就是念安息日祝祷词(kiddush),因为当日的祝祷优先于当日的荣耀以及夜晚的荣耀。如果是这样的话,即那些在夜晚没有念安息日祝祷词(kiddush)的人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时候念,那就让他把那杯葡萄酒留到第二天,用它来完成两项诫命,因为他可以在白天念安息日祝祷词(kiddush),同时通过喝葡萄酒来表示对安息日这一天的敬重。拉夫·纳赫曼·巴拉夫·伊茨哈克对他说:一项诫命在其恰当的时间履行是备受珍视的。

拉维纳对这个回答提出了异议:我们真的会说一项诫命在其恰当的时间履行是备受珍视的吗?但在一部《巴拉塔》中不是这样教导的吗:安息日结束时回到家的人,要先对葡萄酒念祝福词,然后对灯火念祝福词,接着对香料念祝福词,之后再对着一杯葡萄酒念安息日结束的祝祷词(havdala)。如果他只有一杯葡萄酒,他就会把它留到吃完饭之后,用它来念餐后感恩祷告,然后再依次安排念其他的祝福词。这部《巴拉塔》表明我们并不是说一项诫命在其恰当的时间履行是备受珍视的,因为一个人不必立刻,也就是在进餐之前就念安息日结束的祝祷词(havdala)。

他对拉维纳说:我既不是学者,也不是思辨者,更不是什么重要人物;相反,我是传授并系统整理律法裁决的人,学者们会按照我的意见在学堂里教导学生。我认为对我们来说,安息日的开始和结束是有区别的。就安息日的开始而言,我们越早通过念安息日祝祷词(kiddush)来迎接这一天就越好,这样我们就能表达出它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珍贵。就安息日的结束而言,我们会推迟它,这样安息日就不会显得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负担。

《革马拉》指出,从这部《巴拉塔》中可以学到八条律法。《革马拉》详细阐述道:从中可以学到,在晚祷时念安息日结束的祝祷词(havdala)的人也必须对着一杯酒念安息日结束的祝祷词(havdala)。这部《巴拉塔》提到,回到家的人必须对葡萄酒念祝福词并念安息日结束的祝祷词(havdala),尽管按理说他很可能已经在晚祷仪式中念过安息日结束的祝祷词(havdala)了。

从中还可以学到,念餐后感恩祷告祝福词的人需要一杯葡萄酒。并且可以学到,一杯用于祝福的酒是有最小量要求的,否则的话,如果一个人只有一杯葡萄酒,他就可以简单地把它分成两份,立刻念安息日结束的祝祷词(havdala),并且还能剩下一杯葡萄酒用来念餐后感恩祷告。

还能学到,念祝福词的人必须品尝他念祝福词所针对的食物。否则的话,一个人如果只有一杯葡萄酒,就能够用它既来念安息日结束的祝祷词(havdala)又来念餐后感恩祷告了。

并且可以学到,一旦他品尝了杯中的葡萄酒,这杯酒就不能再用作祝福之杯了。

还能学到,即使一个人在安息日之后已经品尝过食物了,他仍然要念安息日结束的祝祷词(havd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