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邪恶的宁录(Nimrod)的堕落门徒,他在统治期间劝散居的那一代人建造一座塔来对抗天上的万军,致使全世界都背叛我。人的年岁总共是多少呢?七十岁,若是身强力壮,八十岁,正如经文所说:“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诗篇90:10)。相比之下,从地面到第一层天(见《论节日献祭》12b)的步行距离是五百年,天空的厚度是步行距离五百年,这大约相当于180万帕勒桑(parsaot),并且每层天之间又是另一个步行距离五百年,每一层天之间都是如此。所以,尼布甲尼撒啊,你怎么能指望在有生之年到达天堂,以至于你说:“我要与至高者同等”呢?相反,正如经文接着说的:“然而,你必坠落阴间,到坑中极深之处”(以赛亚书14:15)。不管怎样,这是对拉瓦(Rava)所说天空厚度只有一千帕勒桑这一观点的决定性反驳。 在一个与自然世界结构有关的讨论中,贤哲们教导说:犹太贤哲们说黄道带的天球是静止的,星座在天球内的位置旋转;而世界各国的贤哲们说整个天球在旋转,星座在天球内是静止的。拉比·犹大·哈纳西(Rabbi Yehuda HaNasi)说:可以从我们从未发现大熊星座在南方或天蝎座在北方这一事实来反驳他们所说的整个天球在移动的观点。这表明是星星本身在原地旋转,而不是整个天球在旋转,因为否则大熊星座不可能一直留在北方,天蝎座也不可能一直留在南方。拉夫·阿哈·巴尔·雅各布(Rav Aḥa bar Ya’akov)强烈反对这个证据:也许星星在天球内是静止的,就像磨坊的钢轴套一样,磨坊的石头绕着它旋转时它是静止的。或者,也许它们就像门的枢轴一样是静止的,门绕着它大幅度转动时它是静止的;同样,也许星座在一个天球内是静止的,并且有一个外层天球,太阳在这个外层天球内围绕所有星座旋转。所以,拉比·犹大·哈纳西的说法不一定正确。 《塔木德》展示了一个类似的争议:犹太贤哲们说,白天太阳在天空(firmament)下方运行,所以能看见,晚上太阳在天空上方运行。而世界各国的贤哲们说,白天太阳在天空下方运行,晚上太阳在地下运行,然后到世界的另一边。拉比·犹大·哈纳西说:世界各国贤哲们的说法似乎比我们的说法更准确。一个证据是,白天,从地下深处涌出的泉水是凉的,而晚上与气温相比泉水是热的,这支持了这些泉水是被在地下运行的太阳加热的理论。 在一则巴拉塔(犹太教律法文献)中教导说,拉比·纳坦(Rabbi Natan)说:在夏天,太阳在天空高处、地球上方运行,所以整个世界都很热,而从地下深处涌出的泉水是凉的。另一方面,在冬天,太阳在天空低处、地球边缘运行。所以,整个世界是冷的,但泉水相对于气温是热的。 贤哲们教导说:太阳在一年的四季中沿着四条路径运行,每条路径都会导致一种独特的天气模式:在尼散月(Nisan)、以珥月(Iyyar)和西弯月(Sivan),太阳在山脉上方运行,以便融化冬天积聚的雪。在搭模斯月(Tammuz)、亚伏月(Av)和以禄月(Elul),它在有人居住的区域上方运行,以便使农作物成熟。在提斯利月(Tishrei)、玛西班月(Marḥeshvan)和基斯流月(Kislev),它在海洋上方运行,以便使河流干涸,因为在一年中的这个时候河流流动得更平缓,水变成雨云。在特贝特月(Tevet)、舍瓦特月(Shevat)和亚达月(Adar),它在沙漠上方运行,以免使在有人居住的区域种植的、在这个时候开始发芽的种子干涸。 在密西拿(犹太教口传律法集)中教导说,拉比·以利以谢(Rabbi Eliezer)说:任何在圣殿庭院门槛及以外的人都被视为在远行。《塔木德》提出反对:即使他能够进入庭院,我们也不会对他说:起来,进去;相反,我们依据的是在关键时刻他在庭院外这个事实。但是在一则巴拉塔中不是这样教导的吗:一个成年的未受割礼的犹太人如果不割礼自己,会因不能在逾越节吃逾越节羔羊而受“卡列特(karet)”之罚;这是拉比·以利以谢的观点。显然,拉比·以利以谢自己要求一个人采取行动进行割礼,这样献逾越节羔羊的义务才会适用于他。如果一个人不这样做,他被视为有意不吃逾越节羔羊,将会受到“卡列特”之罚。在这则巴拉塔中拉比·以利以谢要求一个人积极主动,这似乎与密西拿中拉比·以利以谢允许一个人消极等待相矛盾。 阿巴耶(Abaye)说:给予远行之人免守第一次逾越节的规定,只是针对仪式洁净的人而言的,对于仪式不洁或者因任何其他原因不适合献逾越节羔羊的人,不存在远行的豁免。一个不适合献祭的人必须采取行动使自己能够履行义务,他不包括在远行豁免之中。相反,豁免确实适用于那些本来就适合献祭、因此如果他们不进入庭院也不用承担“卡列特”之责的人。没有必要告诫他们去献逾越节羔羊。 拉瓦(Rava)说:对于拉比·以利以谢的真实观点,塔纳米(tanna’im,犹太教口传律法学者)之间存在争议,正如在一则巴拉塔中教导的,拉比·以利以谢说:关于逾越节羔羊提到了远行豁免,关于什一税(second tithe)也提到了远行豁免,正如经文所说:“倘若你路途遥远,不能把(什一税)带去,因为那地方离你太远,就是耶和华你神所要选择立他名的地方”(申命记14:24)。就像在《托拉》后面关于什一税的内容中,豁免只适用于在可以食用什一税的区域之外的人(因为什一税只能在耶路撒冷食用),在这里关于逾越节羔羊也是如此,远行豁免只适用于在可以食用逾越节羔羊的地方(也就是整个耶路撒冷城)之外的人。根据这种观点,任何在耶路撒冷的人都有献逾越节羔羊的义务。然而,拉比·约瑟·巴尔·拉比·犹大(Rabbi Yosei bar Rabbi Yehuda)引用拉比·以利以谢的话说:远行豁免适用于任何在可以进行逾越节羔羊献祭的区域(也就是圣殿庭院)之外的人。《塔木德》问道:以撒克·巴尔·拉夫·约瑟(Rabbi Yitzḥak bar Rav Yosef)说,在确定社群中的大多数人是仪式洁净还是仪式不洁时,要看庭院中站着的大多数人的情况,而不考虑在耶路撒冷但没到庭院来的人。这是根据谁的观点呢?这是根据拉比·约瑟·巴尔·拉比·犹大引用拉比·以利以谢的观点,即:像是否处于仪式不洁状态或者是否在远行这类能够改变一个人献逾越节羔羊义务细节的情况,是根据宰杀(羔羊)时一个人是否在圣殿庭院内来判定的。 在密西拿中教导说,拉比·约瑟(Rabbi Yosei)对他(拉比·以利以谢)说:所以,(“reḥoka(遥远的)”这个词中的)字母“heh”上面有一个点(在《圣经》原文中是一种特殊的标注方式)。在一则巴拉塔中教导说,拉比·约瑟·哈加利利(Rabbi Yosei HaGelili)说:如果经文只是简单地说“一次远行”,人们会从其中推断出这意味着至少是步行两天或三天的距离。然而,后面经文说“但那洁净的人,又不在旅途上”(民数记9:13),并且没有提及是远行,这教导我们从庭院的门槛及以外就被称为(在)旅途(上),而且豁免并不像第一句经文似乎暗示的那样仅限于远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