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拉夫·耶胡达的观点,这也没有困难,因为在他看来,《托拉》本身就把因接触死的爬行类动物而处于仪式不洁状态之人的义务推迟到第二次逾越节,正如经文所写:“你们中间若有人或你们后裔的子孙,因死尸而不洁净”(民数记9:10)。难道我们不是也在讨论这样一种情况吗:他净化的第七天正好是逾越节前夕,这样他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就可以在仪式上变得洁净,所以他在这第七天的状态和因接触死的爬行类动物而变得不洁的人是一样的吗?然而《托拉》还是说他的义务要推迟。这就教导我们,任何在宰杀(逾越节羔羊)时处于仪式不洁状态的人,他的义务都要推迟到第二次逾越节,即使他能够浸入(洗礼)并且及时在第一次逾越节和其他犹太人一起食用祭品时变得洁净。 贤哲们教导说:如果一个人站在莫迪因城外,他能够骑马或骑骡子进入耶路撒冷,但靠步行不行,我本以为他会因为没有来耶路撒冷献上逾越节羔羊而要承担“卡列特”(一种惩罚);因此,经文说:“又不在旅途上”(民数记9:13)。这个人是在远行,所以可免(惩罚)。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站的位置比莫迪因离耶路撒冷更近,但由于拉着他家人的骆驼和马车而使他不能进入(耶路撒冷),我本以为他不会因为没有献上逾越节羔羊而承担责任,因为他在设法进入;因此,经文说:“又不在旅途上”,而这个人不在远行途中,所以要承担责任。这个人本可以下马步行进入耶路撒冷,但他想让家人坐马车一起走,结果就耽搁了。一个人是否承担责任是根据他离耶路撒冷的距离来判定的。 上面关于一个普通人一天能走多远的讨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他在黎明到日出之间能走五密尔。《塔木德》为此假设提供了支持。拉瓦(Rava)说:世界的大小是六千帕勒桑(parsaot),天空的厚度是一千帕勒桑。关于世界大小的这些度量单位,其中一个是传统说法,另一个是拉瓦自己推理出来的。《塔木德》解释说:拉瓦赞同拉巴·巴尔·巴尔·哈纳(Rabba bar bar Ḥana)说的拉比·约哈南(Rabbi Yoḥanan)的观点:一个普通人一天能走多远呢?一个人能走十帕勒桑,也就是四十密尔。具体解释是:从黎明到日出能走五密尔;从日落到星星出现能走另外五密尔。因此可以发现,天空的厚度是太阳在白天所行路程的六分之一。在日出和日落之间,太阳在一个普通人能走三十密尔的时间内行进六千帕勒桑。在早晨和傍晚的黎明和黄昏时段,当太阳穿过天空的厚度时,一个普通人能走五密尔,这是他在日出和日落之间能走距离的六分之一。因此,在黎明和黄昏时段,太阳也必然走过它在日出和日落之间所行路程的六分之一,即一千帕勒桑,这就是天空的厚度。 《塔木德》从下面这则巴拉塔(犹太教律法文献)中提出一个反驳:拉比·耶胡达(Rabbi Yehuda)说:天空的厚度只是太阳在白天所行路程的十分之一。要知道这是真的,因为一个普通人从黎明到星星出现一天能走多远呢?一个人能走十帕勒桑,也就是四十密尔,而从黎明到日出只能走四密尔,也就是一帕勒桑。因此可以发现,天空的厚度只是太阳在白天所行路程的十分之一。这是对拉瓦观点的反驳。同样,这也是对乌拉(Ulla)观点的反驳,乌拉认为一个普通人半天能走十五密尔,而拉比·耶胡达认为一个普通人半天能走十六密尔。《塔木德》总结说:这确实是一个决定性的反驳。 《塔木德》提出:我们是否可以说,这将是对拉巴·巴尔·巴尔·哈纳引用拉比·约哈南关于一个普通人一天能走多远的观点的一个决定性反驳呢?《塔木德》回答:拉比·约哈南本可以对你说:我说的是一个普通人一整天能走的总距离,但我从未具体说明一天中不同时段能走多远。是乌拉和拉瓦这两位贤哲在解读我的观点时出错了,他们说在每个中间时段(黎明到日出、日落到星星出现)能走五密尔而不是四密尔,因为他们在计算日出前和日落后的五密尔时,把那些在早晨黎明前就出发的人和那些在夜幕降临后还继续走的人所走的距离也算进去了。 《塔木德》提出:我们是否可以说这是对拉比·希尼拿(Rabbi Ḥanina)观点的一个决定性反驳呢?拉比·希尼拿从《圣经》经文证明所多玛(Sodom)到琐珥(Zoar)的距离是五密尔。天使和罗得(Lot)在黎明到日出之间走了这段距离,而这(按照前面的说法)意味着应该只有四密尔。《塔木德》回应:不是的,那经文说:“天使催逼罗得”,这表明他们走得非常快。所以“催逼”是不同的情况;因为他们走得很急,所以他们在正常情况下能走四密尔的时间里走了五密尔。 来看看从一则巴拉塔中对前面关于世界大小的观点提出的质疑:埃及的大小是四百帕勒桑乘四百帕勒桑,埃及是古实(Cush)大小的六十分之一,古实是世界大小的六十分之一,世界是伊甸园大小的六十分之一,伊甸园是伊甸(Eden)大小的六十分之一,伊甸是地狱(Gehenna)大小的六十分之一。因此可以发现,整个世界就像一个锅盖,和锅的整体大小相比只是一小部分,跟地狱相比也是如此。不管怎样,根据埃及和古实的大小来看,很明显整个世界比六千帕勒桑要大。这确实是一个决定性的反驳。 来听听另一个质疑:以利亚(Eliyahu)学派的一位贤哲教导说,拉比·纳坦(Rabbi Natan)说:整个有人居住的区域(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地方)都在一颗星星下面。要知道这是正确的,因为当一个人盯着一颗星星看的时候,他可以在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区域内随心所欲地往东边走,而那颗星星在同一个位置与他相对,他也可以往世界的四个方向走,而那颗星星还是在原来的位置与他相对。由此推断,世界上整个有人居住的区域都在一颗星星下面;既然能看到这么多星星,而且每颗星星覆盖的世界区域大小和整个有人居住的区域差不多,那么世界肯定比六千帕勒桑要大。《塔木德》评论说,这确实是对拉瓦观点的一个决定性反驳。 来听听从另一则巴拉塔中提出的另一个质疑,这则巴拉塔教导说,大熊星座(Ursa Major)在北方,天蝎座(Scorpio)在南方,整个有人居住的区域位于大熊星座和天蝎座之间,因为从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区域的任何位置看,这两个星座的相对位置似乎都是一样的。整个有人居住的区域和整个世界的比例相当于一天中的一个小时,因为太阳每天只有一个小时在有人居住的区域上方的天空中,其余时间都在有人居住的区域之外。要知道这是正确的,因为一天中的第五个小时太阳还在东边,到第七个小时太阳就在西边了。在第六个小时的后半段和第七个小时的前半段,太阳在每个人的头顶上方,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在每个有人居住的区域,太阳都在天空中间。很明显,太阳在一天中只有一个小时是在世界上有人居住的部分上方移动,其余时间是在无人居住的部分移动。因此,世界上整个有人居住的区域是世界的十二分之一。已经确定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区域本身就有好几个帕勒桑,所以整个世界肯定比六千帕勒桑要大。这也作为对拉瓦观点的一个决定性反驳。 来听听另一个质疑,如拉班·约哈南·本·撒该(Rabban Yoḥanan ben Zakkai)所说:当那个邪恶的人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说:“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高者同等”(以赛亚书14:14)时,神圣的声音是怎么回答他的呢?一个神圣的声音出现并对他说:邪恶的人,邪恶之人之子,